刘永坦与团队成员在一起。哈尔滨工业大学供图
静谧的海岸线上,一排排整齐的新体制雷达天线迎风矗立,成为我国海防线上不可替代的“千里眼”。
这些雷达的背后,是一支初心不改、使命必达的“雷达铁军”。这支“雷达铁军”的组建者,是一位85岁高龄的共产党员。他便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坦。
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,刘永坦带领团队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,为祖国筑造出一条坚不可摧的海防长城。
“没有退路可言,唯有咬住牙向前走”
刘永坦1936年生于南京,少时跟随父母辗转几个城市,在颠沛流离中度过。“永坦”这个名字,不仅是家人对他人生平安顺遂的祝愿,也是对国家命运最深切的企盼。
新中国成立后,满怀欣喜的刘永坦一路北上,1953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。当时,哈工大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,把青春挥洒在北疆大地上,刘永坦便是其中光荣的一员。
1958年,刘永坦在清华大学进修后,回到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。同年夏天,他走上了三尺讲台,率领一支治学严谨的“雷达铁军”,开始了一段和时间赛跑的峥嵘岁月。
1978年开始,刘永坦对雷达有了新的认识。传统雷达虽然有“千里眼”之称,但也有“看”不到的地方。“雷达能看多远,国防安全就可以保多远。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新体制雷达,中国也决不能落下。”刘永坦立下宏愿——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。
1983年,刘永坦历经10个月终于完成20多万字的《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》,在理论上充分论证了新体制雷达的可能性。“当时,国内技术一片空白,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,没有退路可言,唯有咬住牙向前走。”刘永坦回忆道。
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海防一线
从提出设想,到研制出新式海防重器,刘永坦带领团队扎根边疆干了近40年。
刘永坦要做的新体制雷达,摒弃直线传播的微波,选择一种可以绕着走、可以拐弯的表面波,这种波沿着海平面传播,但带来一个新问题——杂波干扰太厉害。这些来自海浪、无线电、电离层的干扰,其信号强度比要探测的目标强100万倍以上。“这要求我们发射出去的信号必须非常单纯,还要有很好的信号处理技术,能把微弱的反射信号从杂波中提取出来,形成我们需要的参数,比如速度、距离等。”刘永坦说。
砥砺奋进,排除万难,1989年,他和团队终于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,对海探测的距离达到了令人振奋的量级,创建了新体制雷达探测理论体系,实现了海防预警技术的重大原始创新。
刘永坦曾讲:“成果倘若不能变成真正的应用,那就像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,中看不中用。”他和团队研制出了我国首部新体制远距离实装雷达。
“不能给科研留死角。”这是刘永坦经常说的一句话。在荒无人烟的试验场,他和团队一待就是几个月。通过无数次的调整,2011年,刘永坦的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具有全天时、全天候、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,这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。2015年,这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如今,刘永坦院士带队研发的新体制雷达,已经广泛部署于我国的海岸线上,为海防事业贡献“火眼金睛”。
“未来还得靠年轻人”
2019年1月8日,刘永坦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2020年8月,一场特别的捐赠仪式在哈工大校园举行。刘永坦院士和夫人冯秉瑞教授决定,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,设立永瑞基金,助力哈工大电子与信息学科人才培养。
“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科技工作者,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,这份殊荣不单属于我个人,更属于我们团队,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。”刘永坦说,“我们这个岁数,所求不多。未来还得靠年轻人。”刘永坦爱才惜才。这些年来,他的团队从6人发展到现在的30余人,团队骨干许荣庆说:“刘老师不仅具有顶尖的科研水平,还善于团结大家一起协力攻关,我们跟着刘老师干有信心。”
为了保障攻关,团队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一线。饭桌上、开会前、散步时,刘永坦总是抓住机会激励支部的年轻人,“党员要做表率,要带头冲”“干科研,要静下心来,坐住冷板凳”……
如今,耄耋之年的刘永坦院士仍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,诠释着一名科学家的初心和坚守。